講述者簡介:
洪理健,中共黨員,國家注冊土木工程師,畢業(yè)于大連理工大學土木工程系水利水電工程專業(yè),1987年入職福建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從事水利水電工程規(guī)劃、咨詢、工程設計工作,現任院副總工程師,先后負責(主持)幾十項省市重點水利水電工程、河道生態(tài)修復治理工程及市政環(huán)保工程等項目的論證、設計及課題研究工作。
木蘭溪發(fā)源于莆田地區(qū)的戴云山脈,橫貫莆田地區(qū),是莆田市內最重要的河流。木蘭溪主干河流雖然只有105公里,但是天然落差卻達到784米,下游河道彎曲度大,而且非常狹窄,上游一旦出現大雨,下游就非常容易發(fā)生洪澇災害。另外,木蘭溪下游東臨大海,地勢非常低,若遇到漲大潮的情況,就會出現海水倒灌的情況,使得當地農田鹽堿化問題嚴重。1999年10月,強臺風導致木蘭溪洪水泛濫,民房倒塌、農田被淹,當地群眾被迫離開自己的住所,學生也被迫停止了正常的課程學習。災情發(fā)生后,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、代省長的習近平對其給予了高度的關注,并親自視察災情,提出“是考慮徹底根治木蘭溪水患的時候了”。木蘭溪水患治理工作由此正式開始。
2000年初,我開始負責木蘭溪防洪工程項目,由于木蘭溪南北洋兩岸是平原,地勢平坦且沒有設防,極易發(fā)生水災導致被淹。為了保證水患治理的效果,我們防洪項目組始終牢記當時習近平同志當年“一任接著一任干,一張藍圖繪到底”的囑托,以根治水患作為最終目的,采用全流域治水理念來指導木蘭溪水患治理工作,整個木蘭溪流域治理就是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思路著手。
木蘭溪治理是比較復雜的,其地質條件非常特殊,而且客觀環(huán)境也比較復雜,這些都給木蘭溪水患治理帶來了很大的挑戰(zhàn),當時面臨著兩個非常突出的基礎難題。第一,木蘭溪下游河道彎曲度非常大,不利于洪水順利通過,河道裁彎取直后,洪水流速加大,抗沖刷問題有待解決;第二,木蘭溪是平原,地處沿海,處在沖洪積跟海相層積間形成的地層結構,軟積為主,而且是淤泥地質,地質條件太差,在這種地質基礎上建筑堤壩,堤壩的穩(wěn)固程度難以獲得保障。又因河道比較小,需開挖拓寬河道,開挖出來的淤泥如何處置也遇到困難。
為了解決這些技術問題,我?guī)ьI項目組人員貫徹人水和諧思想,遵循科學治水理念,多次進行實地調研和技術論證,提出設計思路,再把方案逐步完善。木蘭溪治理的過程中,裁彎取直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程內容。所謂裁彎取直就是將木蘭溪下游彎曲程度大的河道裁剪掉,并且建設直線型河道代替被裁掉的彎曲河道,使得行洪更加順暢。木蘭溪河道裁彎取直后,洪水流速加大,我們結合物理模型科學試驗,提出采用軟體排護底護面,確保河岸不被沖刷破壞;在保證堤防安全的前提下利用淤泥來筑堤,在此基礎上制定了具體的淤泥筑堤建設方案,這在防洪工程建設史上也是少有的。
解決了以上技術難題,木蘭溪水患治理工作得以科學、穩(wěn)步的開展。到2011年,木蘭溪南北洋兩岸的防洪堤終于閉合成功,洪水歸槽,莆田南北洋地區(qū)的水患通過科學治理得到了根治。
2016年,福建省成為全國首個國家生態(tài)文明試驗區(qū)。2019年,木蘭溪下游水生態(tài)修復與治理工程作為我國東南沿海平原河網水環(huán)境綜合治理的示范性項目參與國家發(fā)改委組織的全國流域水環(huán)境治理示范性項目競爭性PK。我院立即成立實施方案策劃編制項目組,我牽頭負責實施方案策劃編制指導,經過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組織專家評審,最終我院成果被評選為第一名。隨后,我又投身到木蘭溪下游水生態(tài)修復與治理的勘測設計工作中,作為這個項目的主管總工,負責木蘭溪流域下游水生態(tài)修復與治理項目技術指導把關。我們牢記總書記的話,項目組的人也是一茬接著一茬干,持續(xù)的為木蘭溪治理提供我們的技術支持和服務,扎扎實實的為當地百姓辦實事、辦好事。
木蘭溪水患治理工作歷經多年,并且治理內容也在持續(xù)深化和拓展,最終應用全流域、系統(tǒng)性的水患治理理念和方法,實現了對木蘭溪水患的徹底根治。當前,木蘭溪防洪工程建設和水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治理成效顯著,使得莆田地區(qū)的人民終于擺脫了千年水患的威脅,而且莆田地區(qū)的生態(tài)、經濟得到了非??焖俚陌l(fā)展,這同時也是對習近平生態(tài)文明思想的一次生動實踐。
我從事水利水電工作已34年,回想大學的時候,當時我們土木系,被調侃為“又土又木”,個人潛意識里對未來感覺渺茫,然而經過自己多年的成長歷練,我才理性的認識了它。我們做的是一項偉大的事業(yè),它和人民的衣食住行息息相關,它和國家的開發(fā)建設息息相關,它和民族的興起強盛息息相關。當我做了水庫電站工程、做了防洪工程、做了調水工程、做了水流域治理工程后,愈來愈覺得這個工作具有挑戰(zhàn)性與趣味性,雖然它是個傳統(tǒng)的行業(yè),但是在逐漸創(chuàng)新、逐漸發(fā)展。我們在保持不斷學習、不斷提升自我的同時,也提升了我們設計院的勘測設計水平,在這過程中自我價值也得以充分實現。
工程簡介:
木蘭溪干流自仙游溪口大橋至木蘭陂長50.5km,木蘭陂至三江口河長25.8km,木蘭陂下游兩岸的南北洋流域總面積425km2(不含東圳水庫壩址以上流域面積)。
木蘭溪干流防洪工程體系按分期分段建設,從上個世紀末至今,陸續(xù)建成莆田市區(qū)境內的木蘭陂下游一期防洪工程、二期(鄭坂段、霞林段)防洪工程、三期荔涵段防洪工程,三期白塘段防洪工程正在建設,陸續(xù)建成木蘭陂上游華林段防洪工程、華亭段防洪工程,兩岸堤防設計洪水標準均為50年一遇;正在建設仙游縣境內的木蘭溪中上游防洪工程仙榜段、仙度段、蓋尾段,兩岸堤防設計洪水標準為20~30年一遇。木蘭溪中下游防洪工程的建設實現木蘭溪中下游洪水歸槽,徹底根治木蘭溪中下游水患。
(整理 黨委辦)